我在崇明岛上接地气
信息来源:生涯人物  发布日期:2018-04-04  浏览次数:1624

个人简介:王宗文,华东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08届毕业生。2008年7月,作为上海市首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被选聘至崇明县庙镇宏达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2010年11月,被庙镇党委选派至联益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着力发展梨园经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曾被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评为“上海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和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

 

“咱们华理的学子,不喜欢夸夸其谈,都乐于闷头做事。我当上村支书后,一直期望自己成为一棵遮风挡雨的大树,尽己所能为百姓排忧解难。”在王宗文2008年即将毕业之际,“三支一扶”仍是准备到基层就业的学生们之间最火热的词语,当年国家刚开始实行大学生“村官”招录政策。就在那年,大四即将毕业的王宗文第一次听到一个地名——崇明。

blob.png

blob.png

“我只知道崇明是个岛,其它一无所知。”说起这段往事,王宗文记忆很清晰,“崇明县委组织部电话通知我去面试,我心想去就去吧,我也是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然后,他就义无反顾地在这个上海最北边的县里扎下了根,至今已经是第9个年头。不镀金,不走过场作为村支书助理,王宗文在庙镇宏达村度过了在崇明的第一个两年。“事非经过不知难”,到村子的前半年,王宗文基本上是个“透明人”。 老百姓不熟悉他,村干部们觉得他干不了事。“乡亲们都觉得我就是来镀镀金走个过场,是注定要走的人。”又听说别的老同学都混得不错,王宗文心有不甘,即使做一个村官,也一定要有模有样,于是下决心:“我要证明自己,不镀金,不走过场。”终于,王宗文等到一个机会。村干部们的年终工作总结都是手写的,村里配的电脑没人会用。他就主动帮村干部把不通顺的语句改通顺,再排版打印。村干部看了之后颇为满意,开始觉得“这个大学生还是有点作用的”。之后王宗文顺理成章包揽了制作表格和撰写总结的工作。

blob.png


作为唯一一个会用电脑的村干部,“他们十天的活儿我一天就干完了”。电脑成为了他的立足点,随之而来,与其他村干部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多。王宗文终于开始真正融入到宏达村的工作中,也着手开始做一些实事,并一步步历练和成长自己,他说:“我带着返乡的大学生们搞调研,他们做统计工作,我来写文章,相当于做个小课题,一来了解农村情况,可以给领导提建议;二来也提高我文字水平,为工作打基础。”

blob.png


“观察了一年,我发现咱们村的老年人娱乐方式很单一,主要是打牌。村里一直有国家给的投影仪,是一整套完整电影放映系统。我就想着要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暑假里开始组织放电影。”“空调,茶水和瓜子要准备好,选的片子要投其所好,老年人喜欢看一些老越剧、沪剧或者抗日的片子。”谈到曾经为乡亲们做过的事情,王宗文滔滔不绝,“后来我每周二下午组织放电影,村民们都很喜欢。”两年后,他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被庙镇党委选派至联益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我成了大树,要为村民遮风挡雨。同刚到宏达村一样,刚开始联益村村民对于这个大学毕业才两年的支部书记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过这次,有了头两年的成功经验,王宗文更坚定了自己“埋头做,抬头看”的决心。本着“多听多聊多看,不轻易表态”的原则,王宗文从老书记开始一个一个聊过去。从村干部,党员到生产队长,再到村里的种植能手,活跃分子,王宗文没有停下过自己的脚步。“我主要问三个问题:‘你在做的事有什么困难;你对我们村的发展有什么想法;你对我有什么希望’。”经过层层深入了解乡亲们对于村子建设的想法和建议,王宗文心里慢慢形成一套初步的治村方案。

blob.png


“联益村的老支书干得非常好,我总不能让村里的工作倒退吧。”面对一个各方面都算是“走在县内前列”的村落,王宗文最基础的目标就是不能做得比老书记差。他开始利用自己所学的管理知识进行资源整合,发挥个人特长。王宗文有三点信心:“我来自农村,能吃苦;之前干过两年村官,有底气;是用心的大学生,能成事。”他请来了农业专家和技术员给村民们传授专业技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他还依托集体合作社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巩固了“南梨、中瓜、北稻”的生产格局;结合当下“互联网+”的模式,他又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整合和宣传,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联益牌”翠冠梨去年在1号店、京东商城、天猫淘宝等多家网店均有销售,还成为了上海世博会的特供果品。就这样,王宗文用自己的诺言一步步带着村里发展进步。

blob.png


“做书记,你就成了自己撑伞的人,要努力为村民们遮风挡雨。党务,行政,大家的吃喝拉撒睡,你都要去负责的。”王宗文为了把村子搞好,几乎没有周末,他觉得这要把老同志的经验同年轻人的创新结合起来,互助发展,就一定能推动村子越来越好。七年多的时光过去了,王宗文从最初的迷茫、兴奋、忐忑,到如今归于平静、踏实。他敬村民如长辈,村民待他如亲子。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村办事处,村民们遇见他总是会用本地话亲切地唤他一声“小王书记”。

blob.png


崇明岛联益村俨然成了他的第二个故乡。华理人,要为母校的荣誉添砖加瓦即使离开了母校很多年,王宗文依然和母校的老师们时常联系。他说,母校对他选择走上大学生“村官”的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还记得毕业时,母校还专门开了一个欢送会,让我倍感温暖。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对他的人事档案也给予很多关心,这些都让他觉得做一名“村官”底气十足。对于大学,王宗文也有一些作为过来人,实实在在的感悟:“大一主要是转型期和过渡期,要学会逐步去接触社会而不要躲在寝室打游戏;经过了一年的适应,大二要步入学习的正轨,多吸取知识;有了知识作基础,大三要开始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但切忌空想,要脚踏实地得去努力;大四无论是实习还是学习都别放弃,觉得撑不下去了也要咬牙再坚持一下。”最后王宗文真挚地说道:“要珍惜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确定自己的方向,埋头苦干,奋斗青春。重要的是,你要牢记自己是一个华理人,要为母校的荣誉添砖加瓦,因为华理以我们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