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杨泽华,男,2010年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就读,2012年至2014年期间服役于成都军区第十四集团军某旅,现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华理于我,忙碌是常态
2010年我走过高考的独木桥,来到期盼已久的上海,进入了华东理工大学。华理是一片神奇的沃土,孕育了太多人的梦想。严谨的学风下我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丰富的活动中我锻炼了实用的能力。大学期间我获得了综合课程奖学金、社会工作奖A等、生工之星等诸多荣誉。华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机会,我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忙碌是常态。作为校学联公关中心部长和生工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我有幸为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服务,同时也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的能力素质。
人都是失去了后才倍加珍惜,就像我,成为了校友后才更加热爱华理这片热土。在此也真诚地祝愿母校续写辉煌,祝福每一位华理人前程似锦。

无悔军旅,拼搏才精彩
我一直觉得做选择这件事,其实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经历过的,都是值得的,以后总有它的意义。参军入伍,无疑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真的是这样。服役期间,我担任过机枪连高射机枪手、通信技术兵、步兵狙击手、宣传股新闻干事、通信股保密专员、首长通讯员等多个岗位。新兵期间,我也曾包揽军事、内务及纪律标兵,获得优秀新兵嘉奖。后来在多个岗位上我认真工作,尽职尽责,积极参与各项军事任务,也因此荣获了两次优秀士兵称号和一次旅嘉奖。
有人对我从事如此多的岗位很是好奇,认为我不安分。其实,我认为不是不安分,而是如果感觉不到自己在学习或进步就会不安心,这份不安促使我不断找寻新的方向。总的来说,当兵两年的历练使我自身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对事物拥有更加独立清醒的认知思考,性格也更加稳重踏实,处理事情也更加成熟理性。我相信,这些部队所给予我的将是受用一生的财富。

出国深造,进取最重要
其实复员后还是有些迷茫的,对自己未来的方向定位不是很清晰。从事本专业搞研究?还是发挥所长放弃所学?我一直羡慕对自己职业方向十分笃定的人,但还是想要把喜欢的都经历一下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因此,我抓住各种机会参加面试、实习,乐此不疲。先后做过英孚教育市场调查、外企餐饮经理助理、辉瑞医药销售代表,毕业后在葛兰素史克求得质量部门经理助理一职,薪酬待遇相对于本科毕业生身份的我可谓十分优渥,并且可以马上落户上海。但是,再次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依然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放弃了工作机会选择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我知道选择做了就不能后悔,否则既否定了自己的过去,也不利于当下和未来的发展。
我认为个人的职业想要发展,离不开一些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储备,所以我选择了管理学。从生物技术跨学科到管理,可谓从零开始,不具备基础知识的我经常不能理解课程内容。幸运的是,凭借着兴趣和努力我的课程成绩最终达到了70分,有机会达到一等学位,目前正撰写毕业论文,争取最后达到distinction。
在出国留学的这一年里,我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更看到了差距所在。看到有很多的人在家庭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前提下依然努力到让我惭愧,就更不敢给懈怠找借口了,我想最应该做的就是利用好自己的一切资源努力追赶。


求职规划,自我实现是根本
毫无疑问,职业发展因人而异,不是仅关乎梦想,还有个人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坚持初心和探索追寻都一样是风景,最重要的是,在职业生涯的梦想中每个人都能自我实现。人才不是规模化的流水线产品,没有准则,我能做的仅仅是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微小的建议。
其一,不要害怕那些少有人走的路。选择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反正是为自己负责,过分的忧虑会成为绊脚石,敢想敢为应该成为我们年轻时最耀眼的特质。
其二,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会成为鞭策。斯科特派克的书中提到,“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主要工具”。这也是军旅生涯给予我最重要的财富之一,相信每一个自律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其三,始终向高处着眼,始终放低心态。眼界要高,自我设限是不自信的表现。但不要过高地评估自身价值,否则会时常因不满而沮丧。不要一直想自己有什么,是什么,而应该想想自己差什么,差多少。
